及至夜晚,赵朗仍在查看账本。
东宫所属,自然不止有几百亩皇庄收成,每年皇室宗族送来的礼物,制造监,工器局,皇帝内库发过来的东西,根本不愁任何吃穿用度。
看璇儿说的一幅东宫都快家徒四壁的样子了,一拿账本,发现仓库里还有大半仓米粮。
虽说如此,但人不可能光吃饭就行了。
柴米油盐酱醋茶,哪一样不要钱?
何况临近年关,总是要送礼拜年等等。
东宫内连同侍卫一起算的话,一共有一百多号人,虽说侍卫不用自己负责响禄,但吃饭还是要管的。
赵朗已经好几次都想到了前世看的电影里,黄老爷那句经典台词:
我一睁眼,就是手下几百口人等着吃饭啊……
自嘲一笑,他是没想到,自己有一天也会变成了肉食者鄙。
在朝堂上自己脑子一热,把东宫里的财货全捐了,那时候没啥概念,拿到账本后才发现,竟然共计有八万两左右的银子。
前世见过经济战,各种报告新闻学术频发,某次回国,路边随便拉个老大爷,都能说上两句经济规律,骂上几声该死的资本家。
任何世界,都需要依托资源运转,而资源的代表就是钱。
钱可不是小事,没有钱,小到一家无以为继,大到一国垂暮将亡。
建德帝亲自下场演戏,说白了还不是为了钱?
国库空虚,赈不了灾,平不了叛,做不了事,动荡一多国也就亡了。
当年崇祯要是能筹到钱,何至于吊死在煤山之上?
那些明朝官员要是肯多拿出一点,何至于被李建成打入京师,烈火烤京多日,生不如死?
崇祯贤也好,昏也罢,实际上是亡与财政。
而今这赵国朝廷也大差不离,只不过建德帝的手段似乎更高超一点,各地虽然乱着,但还在掌控之中。
只不过,再继续任由这种贪官横行,上下勾结,土地兼并下去。
建德帝一死,继任者搞不好就会成亡国之君了。
他摇摇头,看着墙上被要求新挂上的赵朝疆域图,知道这时候不是自己操心国家大事的时候。
现在的首要问题东宫财政,有了钱,还怕没有卖命之人?
正所谓,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
知道的再多,都没一次切身体会更加受益。
上了一次朝会,他大概就了解了这个封建王朝是个怎么运行的模式。
帝王乃天子,无错!
天下都是皇帝的,都要听皇帝的命令!
这就是最大的规矩。
只要不造反,别被人抓住把柄,不管是皇室宗亲,亦或者朝廷重臣,那日子就会过的极为舒服。
虽说三品以上的重臣彼此不能太过亲密接触,结党营私。
但下方的官员限制就不多了。
十里灯河那边的花坊花船,下朝后不知有多少王公贵族,官员宗亲去找乐子。
真要一点动作都被限制的死死的,二皇子三皇子又是如何聚成自己的势力的?
这其中的微妙之处,便是有个度罢了。
做事可以,但不要引起皇帝的猜疑,赵朗也隐约摸到了一点门道,那就是啥事都得冠上皇帝的名头。
严格意义上来说,自己太子的地位权力,也是从皇帝身上延续出来的。
但也因太子的身份,而有诸多掣肘。
好比自己有很多点子,比如常见的穿越者制造什么香水,肥皂,镜子等等。
哪怕自己现在没监国,没东宫属臣,也有一百侍卫,几十宫女太监可以调用,很快就能搞出来。
可太子不能经商啊。
士农工商,商人乃贱籍,自己要去做生意,保管第二天就会被几个皇子上奏,来一个自甘堕落,作贱天子血脉,玷污皇室颜面的罪名。
然后给自己来个退位让贤,卷铺盖到皇室陵墓一条龙服务。
就是当官的想做生意,都得遮遮掩掩,让庶出后辈和商人联姻,亦或者找什么远房偏门亲戚等人。
皇子想要有额外的收入,甚至插手商业,也需要走这一流程。
要娶个老婆,还不能是正室,侧妃都有点重了,侍妾就刚好。
像二皇子,三皇子那边,都被母妃安排好了老婆,根本不用愁。
哪像自己,前皇后已故,以前的太子根本没人搭理,自然也没几个操心其妃嫔之事。
但这样也好,起码在有限程度上,自己能选择喜欢的人。
比如这个忙来忙去,给自己铺床叠被的大美人就不错。
璇儿的姿色在原身眼里可能只是一般普通。
毕竟太子吗,见过太多美女了。
就那个便宜老子刚册立的江皇后,就曾是江州有名的美人,比自己都大不了几岁。
但在赵朗眼里,她可是太漂亮了。
眼看建德帝正值青壮,自己的太子妃,亦或者侧妃,大概率上自己做不了主的。
兴许会被他拿来作为交换条件,和朝臣进行拉扯……
虽然暂时无法插手商业,但赵朗现在已经开始构思计划和准备了。
太子之位,在东宫潜邸时,实际上是没什么权力的。
赵朗本身拥有的处置权,便是这东宫里的太监宫女,侍从仆役。
以及几万亩皇庄那边派过去的监工之流。
可以说是完全的生杀予夺,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处死一条活生生的人命。
除此之外,没监国之前,只有过问权。
什么事他都能派东宫官僚问问,然后给出自己的见解。
但先不说自己没官僚可派,就是问了,说了,朝廷也可以不采纳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