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么大的动静。
只有一个可能性。
那就是庞羲已经镇不住局势了,能让庞羲都镇不住局势的,那益州军都反了,不仅仅是城中的越骑和长水两营,城外的益州军数营,也已经介入了叛乱之中。
他是在想不通。
为什么他们会反自己。
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。
“不!”
刘焉咬着牙,一字一言的说道:“朕没错,朕就是天命所归!”
他一身的龙袍,威风凛然,一步踏出来,面对所有人,狂言:“既然今日汝等想要犯上作乱,那朕就成全你干嘛,但凡作乱者,杀无赦!”
“主公,城外太危险了,先回城吧!”董扶拱手建议说道。
今天这局势,越发的诡谲起来了,他的心中有一抹隐隐的不安心,十分的不安,他总感觉暗中还藏着危险。
而且他也小看了正统争锋的凶险性。
都是读书人,读书人忠君爱国,只是忠于那一个君,得有一个说法,如今刘焉这么做,是逾越了,就算不反他的人,心中也离心离德了。
这一刻,董扶有些后悔,他不应该支持刘焉称帝,他还是太小看了汉室留下来的影响力,哪怕大汉乱了一百次,只要正统尚在,遵从朝廷的人,还是多如牛毛的。
他能预料到黄权等人,会因为世家士族的利益跳出来,但是他想不到张松冷苞这些人,明明是可以置身事外的,也会跳出来了。
局势,已经开始失控了。
“回城?”
刘焉摇摇头:“不需要,今日,朕得在这里,看着他们这些逆贼一个个的倒下去,踏着他的血与骨,继承大汉的正统,朕要震慑天下苍生!”
“可是……”董扶还是担心。
“高定何在!”
刘焉突然仰天长啸一声。
“在!”
一个魁梧的男子,从天坛下面,一步步的走了上来,俯首待命:“犍为太守高定拜见主公!”
他的身后,上万犍为将士的列阵,奔驰而来。
“犍为军?”
“主公居然从南面调兵前来了!”
“难怪他胸有成竹!”
“原来他早有准备!”
“今日大军至此,大局已定啊!”
天坛台阶上,一个个益州州牧府的文武大臣面面相窥。
牧景的瞳孔也微微有些闪烁。
看来他是小看了刘焉和南面的关系。
或许孟获未必臣服。
但是雍闿,高定这些人,恐怕已经被他收复了,所以南面所谓的乱局,根本就是他弄出来的幌子,为的就是以防万一。
有高定这上万的犍为将士镇压大局,这些叛军,恐怕是闹不起场面了。
这时候,牧景知道,自己恐怕已经是藏不住了。
不然就真的是要失人心了。
他能忽悠让这些人出来为他冲锋陷阵,闹成益州内乱,已经是极限,一旦他选择坐视不管,想要让他们两败俱伤,自己黄雀在后,黄权张松这些人是不会死战的,到时候恐怕还真是一拍两散。
可是现在城中,他有些担心。
毕竟一旦他暴露了,那么城中家眷,必是软肋。
不过形势到了这个地步,恐怕只能赌一把。
看看雷虎那厮能不能趁着乱局,火速的攻入城中,只要雷虎的战虎营能破门而入,他这里就是万事大吉了,因为他相信参狼营的战斗力。
“给我杀了他们!”
刘焉有了高定的大军护卫,立刻开始下令。
“杀!”
“杀!”
场面开始彻底的混乱了。
叛军和平叛的,他们本来就是一个槽里面的兄弟,不久之前或许还在一起背靠背的作战,这时候却要对垒于沙场之上,生死厮杀。
他们就算不愿意,可也拗不过这命令。
“主公,今日大好时日,属下亲自为主公敲战鼓平叛,如何!”
牧景走出来,他全程隐形,并没有引起任何主意,大事之前,他仿佛变得微不足道,这时候走出来,倒是让很多人有些意外。
“龙图有如此之心,却之不恭!”
刘焉闻言,却不疑有他,此时此刻,他只在平乱,而牧景在成都无兵,所以他无惧,无论牧景做什么,他自认为都能压得住牧景。
但是董扶在这时候却斜睨了一眼牧景。
忽然,他的眼皮子跳了一下。
牧景在众目睽睽之下,走到了战鼓旁边,拿起棒槌,然后用全身的劲,狠狠的敲响了这一面擂鼓,如果今日刘焉登基成功,这一面就是闻天鼓。
“咚!”
“咚咚!”
“咚咚咚咚咚!!!”
“咚咚咚!”
一二五三,一响是进攻,二响是攻城,五响不留余力的全力进攻,三响是护,保护家人。
这就是信号。
………………
距离天坛不足十里。
一个小树林之中。
闵吾骑在大马之上,他的目光栩栩,部下八千,皆为虎狼之卒,攀山越水,不走广汉,绕着西面走,从一个个羌人部落里面穿出来,去年十二月,才进入了蜀郡。
为了隐藏踪迹,昼息夜行,从西面穿山越林,走到了这里,就等着一个信号。
参狼营,八千将卒,已经全部待命。
这一刻,他感觉才不负明侯的信任。
“哒哒哒!!!”
一个快马飞奔而来。
“禀报校尉!”斥候探马禀报:“信号出现了,一二五三!”
“一二五,全面进攻!”
“至于三!”
“既然是断了,那应该不是给我们参狼营的!”
闵吾深呼吸一口气,牧军内部,鼓声为号,很多鼓声都会有特别的军令涵义,这是每一个军侯级别以上的人,都要熟读的军令鼓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