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绍若死……
他的眼神之中,有那么一抹的迷茫。
这些年下来,他虽立功无数,但是袁绍对他的忌惮,是越来越重,他看到明白了,袁绍恐怕已经容不下自己了。
念头稍纵即逝。
鞠义还是冷静下来了:“来人,擂鼓聚兵,集合主力,随我往中军救援!”
这时候,袁绍未必会战死,袁绍不死,他不出兵就会留下的把柄,他可不想做淮阴侯,毕竟淮阴侯死的太惨了。
…………
西线战场上。
周军的阎行主力和张郃主力,正在围攻半山腰上的明军昭明第一军,连打了好几仗,都被周军给击退了。
这时候的阎行和张郃,并没有要退兵休息的意思,他们聚集再一起,讨论一个能顺利攻破半山腰的办法。
但是讨论半夜,都没有结果。
明军过于顽强。
哪怕是困兽而斗,都有锋利的獠牙,他们一下而上,本来就消耗很多体力,面对在半山坡以逸待劳的明军,熟的太惨烈了。
如果继续这样进攻,或许能打下来,能迁灭他们,但是自己的麾下数万主力,恐怕就所剩无几了。
“西面,幽州燕军,可有调动的迹象?”
阎行来回踱步,他是真不敢想让明军被逼到这个境地,还能的翻盘的,自己的大太吃亏了,要是能把燕军拉进来,倒是能把他们给收拾了。
“没有!”
张郃摇头:“大王已经派遣使者沟通了,而且给他们下了死命令,明日上午若是不出兵,就直接攻打夕阳亭!”
“那燕军应该会出兵?”
“出兵或许在威逼利诱走下,会出,但是能帮我们都少,那可说不准啊!”
张郃摇摇头:“靠人不如靠己,我们还是想想,怎么才能破营而入,只要攻破他们的防线,就能击溃他们,一旦击溃他们,我们就可以凭借强大的兵临,以三五单兵阵型来慢慢围剿他们!”
“这还真不容易!”
阎行手臂包裹这白纱布,这伤就是的明军反击的时候,被黄劭一箭射中了,明军那顽强的战意,让他有些措手不及。
突然,张郃站立起来,眼眸瞪大,死死的盯着前方,前面有一个方向,若隐若现的一簇火光直冲天际。
这是烽火台的狼烟。
而且还不是简单的狼烟,是求救的狼烟。
“中军!”
张郃瞳孔变色:“不好,我们中军可能出事了,我的回去了救援!”
作为嫡系,张郃可不能看到袁绍遭罪了。
“你要撤?”
阎行有些不敢置信。
“我会留下一部分兵力,待大王那边没有什么事情了,我立刻率军返回!”张郃道:“这焰火,就是中营的烽火台,那是求救所用,必然是有兵马奇袭了我军主营!”
说着,他匆匆的走了,带着兵马,往中营赶回去。
阎行欲哭无泪。
想要赚点战功,怎么就这么难,就他会下的将士,想要吃掉眼前这一路的明军,谈和容易啊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战场上越战越激烈,喊杀声震耳欲聋,兵戈交战的声音也不断的回荡,黑野照耀的如同白昼一般。
不断的生命在凋零。
鲜血仿佛都已经把这一片星空给渲染成了妖艳的红色。
明军在强攻。
而周军在步步收缩防线,意图把明军隔离在战线之外。
而在东北方向。
一支蛰伏在黑夜之中的兵马,渐渐的露出了小脑袋。
“中郎将,张辽将军没有能攻破前营!”
斥候压着步伐声凑上来,禀报说道。
为首的主将,是一个青年,菱角分明的面孔,有一抹的沧桑和威严,他一双冷眸闪烁,盯着前方。
半响之后,才把怀中的怀表拿出来了,打开,看了一下。
心中有些着急了。
张文远没有能撕开防线,这倒是让他有些难做了,可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,他们只有两个时辰的时间,天亮之前,胜败可定。
要么冲散此营,要么就只能灰溜溜的逃出战场。
没有第三个选择了。
“传我军令,各营准备,三声战鼓声一起,直接冲锋,无需多说,各营可自由列阵,目的只有一个,破营而入!”
闵吾的手下主将不少都是的西羌人,但是他用了是汉语,很纯正的汉语。
而他手下的大将,却能听懂。
因为西海地区的学堂也开始修建起来了,学的都是汉语,而且在积石山有一个汉学府,不少带兵打仗的武将,都被闵吾给勒令去学过,不算是很精通,甚至说起来,都有些拗口,但是平常能听得懂。
这也是西羌部落向明国臣服的一个标志。
“是!”
各部校尉都紧紧的握着手中的兵器。
窝在西海的时候,不知道,只知道窝里横,打仗哪有什么阵型,但是自从投降了明国,训练的军阵,他们才感觉,军阵的强大,而且进了中原之后,才更感受到西海太小了。
以前他们对新首领闵吾,多少有些怨言的,但是见识了中原的强大之后,他们却不得不佩服闵吾,能在这时候靠上明国。
“中郎将,距离天亮,不足一个时辰了,而且城中有五千主力周军正在出城增援,估计不需要一个时辰的时间,就能直接杀入中营!”
又一个斥候来禀报。
“不等了!”
闵吾知道,他等不到最好的时机,这时候,他只有出击,哪怕是一块硬骨头,他都要啃下来了。
作为羌人的王,西羌的首领,他的责任是让西羌走出那贫瘠的西海,走向繁荣的中原,而这恰恰需要更多的军功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